《天才之为责任》随想

“为了生活得幸福,我必须与世界相一致。这就是‘幸福’的含义”

这几天我又重新拾起了维特根斯坦传记的阅读,这已经是不知第几次开始了,从18年出开始读这本书,到现在已经是一年多了,不过这一次的阅读倒是颇有成果。

随便写点什么。

在传记最开始的一章,甚至是全书的前几页,写着这样的内容:维特根斯坦9岁的时候,突然想到:“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对“诚实”的执着看上去更像是维特对某种事物的信仰而非能寻找到具体理由的东西。这种执着的坚持我暂时还没有在已读将近过半的书中找到原因。“天才并不比诚实的人有更多的光,只是他们有一个特殊的透镜,能将光线聚焦至燃点”这句中特别提到“诚实的人”的原因我也不是很能理解。如果按照现在我接触到的主流观点来看,“天才”和“诚实的人”是全然不同的两个层面,甚至没有相同之处,现在说的天才一般是基于生理(智力)和教育程度来评价的而诚实往往是纯粹的道德判断。

维特在9岁时提出到问题的答案必定不可能是妄图从社会运行或者某些实用主义的角度来回答(例如诚实可以使得社会运行的总摩擦最低,效率最高或者是谎言必定需要用更多的谎言去弥补 这样的角度),这些观点看起来有一定道理,但是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设想了某种理想情况然后妄图通过这种理想情况来限制个体的选择,这很愚蠢。维特也从不关心具体的操作上是怎样的,而是更底层的某些原因促使他这样做。因此维特根斯坦对“诚实”的坚持更像是受到了某种超越道德,类似宗教的观念的约束。但是这种约束的具体来源,我暂时还没有看到。

另外一战结束后维特回到奥地利教书,这段经历里发生的某些事情能看出他受魏宁格的《性与性格》一书的影响之深。

和过去一样, 维特根斯坦在一小群男孩那里收获了热情的反应, 他们成了他最喜欢的学生。这些孩子组成了一个特别小组, 放学后留下来接受额外指导, 维特根斯坦叫他们的教名。维特根斯坦带他们去维也纳远足, 在乡间散步, 把他们教得远远超出这种乡村小学要求的水准。也和过去一样, 他们对自己教育的投入, 以及维特根斯坦对他们的投入, 引起了父母们的敌意; 维特根斯坦提出应该把他们的孩子送去语法学校继续学习, 父母们拒绝。又一次, 女孩对维特根斯坦的方法表现出更多抵触, 她们憎恨被拽头发和打耳光—— 受此待遇的原因只是自己不能或不愿满足维特根斯坦不切实际的高要求, 尤其在数学上。
——瑞•蒙克 (Ray Monk) .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p. 18) . 浙江大学出版社. Kindle 版本.

虽然在当时他就已经被身边的同事以及学生家长们排斥了,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整体认知对这种行为的容忍度必定比今日要大得多,更能忍耐像他这样的“偏执且怪异”的人。当然还和他的家庭背景有关,至少在法律容忍的限度内没有人愿意得罪像他这种出身的人,即使现在的他看起来和曾经的家族没什么关系。

他的动机是好的,不可否认,因为在提到他在作为教师的理由和愿景时我感到了强烈的共鸣。

遵循着自己的一般伦理世界观, 他寻求的不是改善他们的外部条件, 而是“内在地”改进他们。他想教他们数学, 发展他们的智力; 想让他们见识德语里的伟大经典, 拓展他们的文化意识; 想和他们一起读《圣经》, 提升他们的灵魂。使他们摆脱贫困不是他的目标; 他也不把教育视为一种令他们凭之过上城里“更好”生活的方法。他想让智性成就的价值自身打动他们——就像日后他反过来让体力工作的内在价值打动剑桥本科生一样。
——瑞•蒙克 (Ray Monk) .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p. 18). 浙江大学出版社. Kindle 版本.

这像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引导对美,知识和思想的尊重与追求而不是单纯的培养技能。获得满足感是远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什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远非教育的根本意义,因为“解决问题”并非人的特性,教育不应该把人当作机器来培养。教育应该发展的反而是那些更加“个性化”的东西。

当然这里的教育是指的在有充足的经济基础上建立的,没有物质基础空谈对美,对知识的享受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没有可能性的。只是教育绝不应止步于物质,而应该引导受教育者向更高的地方触探。

在维氏重返剑桥后最初的一段日子里,有些描写很有意思。

大概是更接近“人”而非“天才”的一面。

实际上, 维特根斯坦的一个最亲密的本科生朋友是个对哲学毫无兴趣的人。1929年复活节假期后, 吉尔伯托·帕蒂森在维也纳的回程火车上遇到了维特根斯坦; 十年多的岁月里, 两人保持着亲切的、与哲学毫无关系的交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动乱岁月里, 维特根斯坦开始疑心帕蒂森抱有强硬好战的战争态度, 那时这段交情才终止。帕蒂森是(事实上仍然是)一个和蔼、机智和很善于处世的人, 完全不像帕斯卡尔描述的那种单纯和极害羞的弟子。完成了剑桥学业(以最少的学术努力和热心)后, 他当了伦敦金融城的一名注册会计师, 过上了他的阶层、教养和教育为他准备的那种舒适生活。和他在一起时维特根斯坦能肆意满足自己的一种口味; 弗朗西丝·帕特里齐说这种口味是琐细和无聊的幽默, 而维特根斯坦自己就称之为“废话”。他说, 跟某个人“大说废话”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
——瑞•蒙克 (Ray Monk) .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p. 18). 浙江大学出版社. Kindle 版本.

果然找某些和自己兴趣爱好无关的人瞎扯些废话是共性么(笑),的确是根深蒂固的需求呢

类似的描写还有下面这样的

对维特根斯坦来说那意味着一部美国电影, 西部电影尤佳, 后来则是音乐剧或浪漫喜剧, 但总归是一部绝无艺术性或知性面目的电影。

维特根斯坦和帕蒂森的通信里几乎全都是“废话”。几乎每封信里他都要用一用英语形容词“bloody”; 出于某种原因, 他在这个词里看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大说废话”的确是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好方法,因为和自己的领域没有关系所以不必怎么注意严谨性,也不会怎么动脑子,有一句没一句地往下说就是了(笑),这个过程才是最值得享受的

不过同时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有些许实际目的的,大概是为了掩饰不安和不确定感,或者是没有归属感的某种体现。因为如果可以的话最主要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自己最希望取得成绩的方面上,如果谈论的主要内容不是更关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云云)而是无关紧要的话题,那么只能说明这个交流对象并没有让他交心的能力(关乎信任程度和

用刻意塑造出来的形象交往很安心,但是并不舒服

也就是还没能真正融入又一次回到的剑桥的环境吧……

这点的另一个佐证如下

这样, 到剑桥没几个月, 维特根斯坦建起了一个相当广泛的朋友圈, 某种程度上这说明了他对回到社会的恐惧并无着落。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在剑桥是个外来人, 觉得缺少类似保尔·伊格尔曼或路德维希·亨泽尔的人——他能与之用自己的语言讨论内心最深处的思想和感情的, 而且知道对方会理解自己的人。也许是因为这个, 一回到剑桥他就拾起了一个《逻辑哲学论》出版以来没再保持的习惯: 开始在笔记本上写下私人的、类似日记的条目。
——瑞•蒙克 (Ray Monk) .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p. 18). 浙江大学出版社. Kindle 版本.

很好,这个习惯我也有,所以看到这个描写感到异常真实

大概这个网站便是一个例子吧,为什么不用微信或者QQ的动态,为什么不发在别人都能看得见的(比如知乎和贴吧)社交网站上,甚至为什么不发在网易云这种近似完全匿名的应用里,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缺少某种信心——对能找到认可自己想法,可以讨论内心深处真实感受的人的信心,所以才会使用这种看似古老而且没什么意义的方式来表达。

这是我的呐喊(I SCREAM(笑)

另外的两件事,大概算是他某种扭曲的体现

我不清楚类似的想法是否是每个人都会有,至少对我来说还是挺熟悉的,但是在这篇里不会写得太深入。

第一点是关于他在1929年末生出的“写一部自传”的念头。

他生出了写一部自传的念头, 视之为避免——也许是揭露——这一倾向的一种手段。这儿, 又一次地一切都取决于精神。12月28日他写道:
写出关于自己的真相的精神具有最多种多样的形式; 从最得体的到最不得体的。相应地, 写出它是很值得做的或者很错误的。确实, 在能够写出的真正自传当中具有最高到最低的一切等级。例如, 我不能在一个比我生存的层面更高的层面上写我的自传。仅仅写出自传, 我并不就必然提高了自己; 我那么做, 甚至可能使自己比起初更肮脏。内心的某种东西鼓动我写自传; 事实上, 我愿意有一天把自己的生活清楚地铺展开, 以便把它清楚地摆在我、也摆在其他人面前。无论如何, 与其说是为了让我的生活接受拷问, 不如说是为了得到清晰和真相。
随后的两三年, 他继续写下一些笔记, 尝试揭露有关自己的“赤裸裸的真相”, 思索值得去写的自传的性质, 但这一计划没有任何结果。
——瑞•蒙克 (Ray Monk) .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p. 18). 浙江大学出版社. Kindle 版本.

后面的叙述说“这是更类似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而非罗素的《自传》,尽管没读过《忏悔录》,但是着应当是更加侧重于个人反思和”赎罪“性质的文字。

用自传里的文字像手术刀将一样自我剖开,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自己,也暴露给其他人。这是很痛苦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没有人愿意亲自把刀子插入自己的胸腔,然后用尽全部力气把自己切开。这就像(精神上)一丝不挂地显现在别人面前,大喊:“哈哈哈哈哈哈,看吧,和你们料想的不一样,我就是这样龌龊的,可耻的,扭曲的垃圾”。我极为惧怕这种行为导致的可能后果——不同人格之间的融合——将原本不能共存的灵魂硬生生挤在一起,别人眼里的印象彻底碎掉,这对原本的人格是毁灭性破坏(因为不在别人眼里体现得人格会挤压在别人眼里已存在的人格。自我剖析的过程中必定会显露出包含着各种“在平时为人处事中不会显露出来的心里活动”或类似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很可能是阴暗的,肮脏的,龌龊的,有偏见的,不可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

但是正因为这个过程能够揭露些平常看不到的东西,让不被显现的另一面暴露出来,让人格融合,成为表里如一的“诚实的人”,这大概也是维氏萌生这个念头的原因吧。

说到这里……尽管维氏没有刻意隐瞒自己是犹太人的真相,但是后来的“坦诚”的过程大概也可以看作是类似于“暴露自己”的另一种体现。

另一件事情,关于维氏的讲课风格。“他讲课没有稿子,常常就像是站在听众面前出声的思考”,讲课的风格也被形容成“诗人”,此外还有极为有趣的一点:

他常咒骂自己的愚蠢, 说:“我真是个该死的傻瓜!” 或猛地大喊:“ 这难得像地狱!”
——瑞•蒙克 (Ray Monk) .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p. 18). 浙江大学出版社. Kindle 版本.

哈哈哈哈哈哈读到这里的时候真是笑死我了,(还真是亲切啊竟然会有一样的人太真实了这种行为的来源…大概直接原因是无法达到对自己的期望而缓解负罪感的行径,一遍又一遍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与愚蠢可以减轻能归因到任何曾经犯下的错误的愧疚,即使对当前的事情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原谅自己,这种说法好像就是“无能便是原罪”,即使他已经达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在心里他依然不愿承认鄙视着自己的才能,认为自己是无能的。如果得到了问题的答案获得的也绝不会是长久的快乐,而是短暂的快乐加长久的解脱感或是完全没有快乐,所有情绪都被解脱感填充。更深层的原因大概和在他儿时经历的思潮有关,印象中在本书的开端他们这家人的这一代都被“不是天才便应该去自杀”或者类似的思潮所影响。这种思想也是促使他的兄弟自杀的直接原因,同时对维氏也造成了时间跨度极长的,直接影响长达数年,间接影响可能直到去世的类似思维方式的植根。

我甚至觉得这种很极端的思潮在身边也曾经出现过,尽管无法具体说出出现的时间。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点击复制
点击复制